
一、了解建筑物的功能
了解建筑物的功能包括办公楼、出租写字楼、政务办公楼、学校、住宅、商业等单一功能或多功能建筑。了解建筑物内所涉及的弱电各系统(如通信网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系统、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、安全防范系统)的功能和构成。
二、考虑建筑的所有相关问题
了解整体建筑结构(钢筋混凝土、预制或后加固钢筋混凝土、钢筋混凝土金属盖板等);了解各功能用房的使用性质及物理结构(拆装墙板、混凝土或预制、挡板式空间),了解家具安装的类型(独立办公桌、配置线路的家具)。根据建筑结构的类型选择系统使用的主干或配线子系统线缆路由;根据功能用房的性质选择安装水平介质时采用的组合方式;根据家具安装的类型选择插座的种类。
三、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类型
依据GB50311-2016、GB/T50314-2016和建筑功能及用户提出的对综合布线系统的要求,确定建筑各功能区的信息点数量配置类型。







四、确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
根据用户的建设要求或建筑物内综合布线系统所涉及的弱电各系统(通信网络系统、计算机网络系统、建筑设备自动化系统、安全防范系统)的传输标准要求,选择综合布线系统的等级(如D+级、E级、F级或光纤)

五、工作区设计
工作区面积需求划分与建筑物的功能类型对应表。

六、配线子系统设计
依据建筑平面图纸,确定各平层布线系统配线设备放置位置(电信间)水平配线路由,满足配线设备与工作区信息插座之间的水平缆线长度在90m范围内。每个工作区信息点数量按用户的性质、网络构成和需求确定。

办公型大开间区域可考虑终端未来可能产生的移动、修改和重新安排的条件,采用多用户信息插座和集合点的配置方式。
用户对电磁兼容性要求较高的区域,按照屏蔽布线系统设计,并注意与其他系统保持必要间距。
七、干线子系统设计
确定干线缆线中语音主干和数据主干的线缆选型,语音主干采用大对数线缆,网络主干采用光缆或4对对绞线缆,对数或芯数的确定应满足工程的实际需求,并留有适当的备份容量。
语音主干对数按每一个语音信息点(8位模块)配置1对线,当采用ISDN用户终端(S接口——4线接口)时,主干线缆应按2对线配置;并在总需求线对的基础上至少预留约10%的备用线对。数据主干光缆芯数按照网络配置情况而定。光缆分为多模光纤和单模光纤,不同介质支持网络及传输距离。
八、设备间设计
确定设备间与网络机房、程控交换机房(模块局)的关系,确定设备间的位置及空间大小,向相关专业提出设备间的工艺要求,包括温湿度、通风、供电、接地等条件。
九、管理
管理分为配线色标和标签两部分,配线色标用于区分干线电缆、配线电缆或设备端点;标签表明端接区域、物理位置、编号、容量、规格等,便于维护人员的操作。
十、建筑群子系统设计
根据各建筑子系统的相互关系、连接路由条件及相互的间距,确定建筑群子系统的缆线类型、敷设路由及根数。
十一、系统对供电及接地系统提出的要求
电信间、设备间的供电要求,工作区的供电方式要求。系统在遇到外界干扰时采取的防护措施,系统接地、系统屏蔽接地、系统配线设备接地、系统信息插座接地、系统金属保护管(槽)接地、系统受到供电系统影响的保护,系统过压过流及谐波干扰保护。
十二、施工图纸平面图设计
依据建筑各功能用房划分,确定工作区配置原则,设置信息出口。根据各层电信间的位置及其管理的信息出口分布情况,确定配线子系统路由,在平面图上画出管槽路由,标注管槽的规格及敷设方式。根据设备间、电信间的位置及干线子系统路由,在平面图中画出千线管槽,标注管槽的规格、型号及敷设方式。确定电信间及设备间位置,并画出相关设备布置图。根据各建筑物的位置,确定建筑群子系统的路由,在室外总平面图上画出直埋缆线或地下管道、电缆沟、架空缆线、墙壁缆线的路由。根据设备间的位置及室外电信的引入条件,预留室外电信光缆或大对数线缆引入口位置及引至设备间的路出。当本地设置由信模块高时,数线缆引入口位置及引至设备间的路由。当本地设置电信模块局时,要向相关专业索取模块局专用机房的工艺要求。
十三、施工图纸系统图设计
将平面图中所画的工作区信息插座出口按末端支持应用划分,分别标出数量;画出语音、数据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配线设备。
十四、综合布线系统的设计、施工说明应包含以下内容:
设计依据、用户要求、系统设计类型、各子系统设计原则、外线条件、施工做法、电气防护及接地要求和线缆防火的要求说明。
上海奔铭智能科技有限公司,是一家专业的信息技术服务公司,主要从事企事业单位IT外包、智能化建设:安防监控、网络综合布线、门禁考勤、消防工程、电话程控交换、入侵报警、视频会议、公共广播、智能停车等专业化的一站式服务商,更多详情欢迎咨询我们【咨询热线:18818116008】。
